主题:城镇化的另一个面:人口迁徙与中国城镇体系的再造

发表于2013-06-27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虽然记者费了不少功夫试图搜集更多的从人口迁徙的角度对中国城镇化进行分析的文章和资料,但收获并不是太多。后来遇到人口资源环境学研究室主任张耀军,最近这几年,他从人口的角度结合地理学分析工具,对中国的城镇体系与人口合理分布问题进行了研究。

发表于2013-06-27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路径,因为,当我们还更多地争论某个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包容性的时候,对很多城市的发展而言,已经开始面临自己规划好的城市新区,甚至已经修建好的房子没有人来生活的问题。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对很多地方而言,从一开始进行自己的城市发展思考时,就应该首先考虑到,这里的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果没有充分的人口在跨区域的迁徙的意识,那将面临更多的城市发展困惑。

发表于2013-06-27

当然,在我们对其访问中,张耀军所提供的一些研究结论,有的可能会得到普遍的共识,比如,过去通过大规模“圈地”,我国城镇在空间上实现了“摊饼式”的快速扩张,但人口的城镇化却滞后。进而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这不仅与我们的城镇化目标不一致,而且,很有可能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发表于2013-06-27

但有的可能会引发不同的争论。比如,按照其测算,京津冀地区的人口规模可能已经超过承载能力,进一步地引进外来人口的转移或将不太合理,亟需推进区域内的人口合理流动。这不但会引发部分经济学者的质疑,可能也很难得到未来发展现实的验证。

发表于2013-06-27

关于中国城镇化的争论还在进行中,我们也希望通过不同观点的刊发来推动相关的讨论在理性、多元、负责任的道路展开。这次对张耀军先生的采访,将是我们从人口迁徙和社会建设的角度关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又一次尝试,其背后是对“人的城镇化”的持续关注。

发表于2013-06-27

张耀军:我所掌握的数据显示,1990-2008年,中国城镇建设用地由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6万平方公里。城镇用地规模弹性系数(城镇用地增长率/城镇人口增长率,或人口城镇化土地节约度)从1986年的2.13增加到1991年的2.28;1995~2004年,中国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平均为1.78,其中2002年城市用地规模增长弹性系数最高达到2.89,已大大高于1.12的合理水平。

发表于2013-06-27

由此我们说,过去通过大规模“圈地”,我国城镇在空间上实现了“摊饼式”的快速扩张,但人口的城镇化却滞后。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大量的流动人口: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已达到2.61亿人,占全社会劳动力总量的约1/3。

发表于2013-06-27

在我们的研究看来,今后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人口流动将呈现三种态势:一是流动人口规模还将继续增加。如果我国人口流动迁移政策没有大的变化,预计到2050年流动人口规模可达3.5亿人左右,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的流入地无疑是城镇地区。二是流动人口的分布逐步从以东部沿海城镇带为,转为以内陆城镇群为中轴,以西部城镇为集聚点的三重人口流动分布格局。三是人口流动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流动人口逐步年轻化,受程度增高,在流入地长期居住倾向明显,对生存与发展权利的诉求也将愈加强烈。

发表于2013-06-27

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是因为大家对城镇化的共识之一是,城镇化既包括城镇空间的扩展,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也包括城镇人口的相应增加及人们对城市文明成果的分享。

发表于2013-06-27

城镇空间的扩展和城镇人口规模保持一致性是和谐健康城镇化的基础。但是,刚才的数据也让我们看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快速增长,城镇空间扩展速度远远高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这种城镇空间扩展与人口数量增长失衡的城镇化与一个人的发展只注重身体外形而忽视气质内涵无异,是不完全的城镇化,其后果是城镇化的发展对人口的合理吸纳及分布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