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

主题:职业打假人:打假就为赚钱

发表于2014-03-13



由于受到职业打假人的轮番“围剿”,今年春节后,观前街某大型商业大厦地下超市专司食品进货检验的人员,换成了食品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这家超市发现,如今经营食品不仅要懂得品种、类别等,还要熟知这一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否则可能付出代价。

发表于2014-03-13

2013年观前消保分会的投诉记录显示,这家超市因销售过期食品、预包装食品上标签标识不规范等,曾受到六批职业打假人的投诉,赔偿金额达数十万元。

发表于2014-03-13

在苏州工商局12315消费者申投诉举报中心和市消保委2013年投诉受理记录中可以看到,2013年,在观前、石路、吴门桥三个消保分会受理的职业打假人消费投诉较2012年翻了一倍。观前消保分会2012年受理的职业打假人投诉不足10件,2013年超过了20件。投诉的商品从原来以食品为主,扩展到了服装、音响、数码产品、化妆品等,投诉类别越来越专业,提出的惩罚性赔偿依据日益规范。

发表于2014-03-13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法律上对“知假买假”一直没有明确规定,职业打假人群体逐年壮大,观前消保分会工作人员王朝稳介绍。社会上对这些职业打假人的行为一直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这一群体的存在有利于净化市场环境,对销售假冒伪劣行为能起一定的遏制、制约作用。有些人则认为,这种以追求私利为动机的行为不应该被鼓励,易引发道德风险,扰乱市场秩序。

发表于2014-03-13

今年1月10日,最高法院对这一行为给出了新的司法解释:将“知假买假”确定为消费行为,并明确将受到法律保护。

发表于2014-03-13

职业打假人:自称“啄木鸟”

职业打假人是怎样打假的?记者在苏州消保系统2013年受理的投诉记录中挑选了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位职业打假人进行了采访。


发表于2014-03-13

职业打假人A 安徽宿州人 张晓林(化名)

“我是市场规范经营监督员”

最近,张晓林与吴中区某知名品牌超市打了一场官司并胜诉,赢得了4万余元赔款。


发表于2014-03-13

张晓林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原在苏州做牛奶推销员,2010年因购买生活日用品遇到质量问题,屡次与商家交手,不仅损失都得到补偿,还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尝到甜头后,他干脆做起了职业打假人。

发表于2014-03-13

张晓林在苏州商家中的名气不小。去年上半年,他去市区某大型商场地下超市花300多元买了几包休闲食品,发现上面的营养标签标错了,就到商场投诉。商场听说是张晓林来找麻烦了,马上主动找到他,同意赔偿1800元私了,要求别去消保委投诉。收下商场赔款后,他又发现超市里其他商品也有问题,如一种产品上只写了“经销地址”,“厂址”没写,于是又将矛头转向了厂家,寄了一封文书,要求厂家支付一笔赔偿,换取不投诉。

发表于2014-03-13

当然,也有不给张晓林面子的。去年7月,他在吴中区木渎一家大型超市发现一种标价每瓶586元、保质期10年的红酒,已超过保质期一年了还在销售,便一口气买了5瓶。他认为,虽然根据国家规定,红酒可以不标保质期,但既然标了,就应该在保质期内销售。这家超市涉嫌销售过期食品,要求假一赔十。超市只同意退一赔一。在消保委调解无果的情况下,张晓林将这家超市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张晓林胜诉。

上一页|1|2|3|下一页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