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3|4|5|下一页
/5页

主题:钱荒背后的金融体系三错配

发表于2013-08-01

眼下货币市场利率已基本恢复如常,但对于6月末那一场被称为“钱荒”的利率波动,市场热议并未平息。

发表于2013-08-01

看似偶然的“钱荒”背后是否有着必然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6月末的事件给我们提了个醒

发表于2013-08-01

银行存贷期限、金融产品、交易对象“三错配”才是背后的痼疾,而这些痼疾与中国长期存在的金融抑制相关。

发表于2013-08-01

对于在“钱荒”中饱受诟病的“影子银行”,王国刚称,金融抑制的打破过程中,非信贷融资的发展是趋势性的,应该鼓励“影子银行”的发展

发表于2013-08-01

但应防范“银行的影子”风险。

发表于2013-08-01

“钱荒”事件从内在逻辑上再次推升了打破金融抑制的紧迫性,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应声再进一步。

发表于2013-08-01

可是,这一步在王国刚看来仍未踏到关键点。他表示,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讨论的不是利率水平,而是利率形成机制。

发表于2013-08-01

存贷期限错配

第一财经日报:从根源看,6月末的“钱荒”问题出在哪里?

 

发表于2013-08-01

王国刚:从总量关系而言,中国没有“钱荒”的问题。据央行统计,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备付金约为1.5万亿元,

发表于2013-08-01

而通常情况下每个月备付金需求为7000亿元左右。总量无恙,但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