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盘点2007年十大假新闻:你被忽悠了多少次?

发表于2008-01-02
又是年终岁尾时。每年此时,正是我们深感无奈、痛苦难熬的时光。本刊的新闻打假已历经7年,虽然使我们的神经多多少少有些麻木,但面对又一个年度里如此众多的假新闻,作为传媒人,我们仍然痛并羞愧着。这样的“年度十大假新闻”评选何时是尽头? 

尽管如此,也有让我们感到些许兴奋的,这是因为我们发现,评选2007年度假新闻有三大历史性的突破: 


1.电视假新闻终于落网 


在历年评选出的假新闻中,主要的刊播媒体无一例外都是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似乎新闻造假已成为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专利”,而电视媒体和广播媒体则成为“世外桃源”。其实不然。传媒人都知道,在新闻造假方面,电视和广播并非没有作为,只不过囿于技术手段,难以直接取证,因此往往只能眼睁睁地让广播电视炮制的假新闻逍遥法外。今年,电视假新闻终于落网,而且一逮就是两条!现在唯一的缺憾,就是广播假新闻尚未被“活捉”。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胆敢继续造假,就终有被捉拿归案的那一天。
发表于2008-01-02
2.“正面”假新闻终于现形 


2007年8月7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表马长军的文章《“正面”假新闻必须杜绝》,指出:“这些年负面假新闻并不鲜见,它们炮制噱头、哗众取宠、颠倒黑白,在社会上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对假新闻依法处理值得赞许。但是,倘若这假新闻挂着‘正面’的旗号,命运可能就大不一样了。这样的‘正面’假新闻,在一些地方几乎占据主要版面,有的更是头版头条,谁又听说过这些‘正面’假新闻的制作者以及发布媒体遭受处罚。”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本刊历年来评选出的假新闻中,几乎不见“正面”假新闻的踪影。并不是我们工作疏忽或不作为,而是这类假新闻往往无人举报,被“正面报道”的个人和单位更不会出面澄清,因此对认定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今年,这块心病终于开始化解,一篇报道先进人物的“正面”假新闻终于现形。但说句老实话,若不是造假者造得太离谱,若不是被表扬者实在无法忍受而出面澄清,要揭露这类假新闻绝非易事。
发表于2008-01-02
3.造假记者终被绳之以法 


2007年8月12日,制造“纸箱馅包子”假新闻的北京电视台“临时人员”訾北佳,以损害商品声誉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000元。据我们所知,因新闻造假被判刑,訾北佳可谓中国记者第一人。虽然罪名是“损害商品声誉罪”,其实这正是现行刑法的无奈,因为没有合适的法律条文可以判定訾北佳的“新闻造假罪”。中国著名刑法学家苏惠渔教授认为,本案是全国首例,在刑法上还没有完全适合的条文给其行为定性,要全面解决同类案件,就要采取英美等国“判例制度”,以判例补充成文法的不足。但不管怎样,造假者终于锒铛入狱,无疑会有杀鸡儆猴的震慑作用。
发表于2008-01-02
除了上述三大突破,2007年度的假新闻还呈现三大特点: 


1.两头少,中间多 


综观本年度假新闻的“发病”频率,明显呈现出两头少、中间多的态势。头三个月,假新闻几乎绝迹。而从4月到7月,则可以说是假新闻的爆发期,全年重量级的假新闻,如“美国校园枪杀案是中国留学生制造”、“河南新郑市原副市长出狱后卖烧烤”、“纸箱馅包子”、“史上最恶毒后妈虐童”等,都发生在这段时间。及至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就北京电视台播发虚假新闻发出通报,要求严肃新闻出版工作纪律,建立重大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做到有错必改、有责必究后,假新闻现象大为收敛。但“风头”一过,年底假新闻又卷土重来。由此可见,不建立长效机制,单靠一事一抓,就事论事,短促突击,权宜之计,是无法有效遏制假新闻的。
发表于2008-01-02
2.即时删除,蒙混过关 


网络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即时修改、删除信息,这种特点,固然可以及时发挥纠正错误、澄清事实的作用,却同时也被造假媒体普遍用来隐瞒罪证,蒙混过关,甚至嫁祸于人。我们这次认定的多数假新闻,几乎都是在被证实为造假后,其“原生态”便迅速从当事媒体的网站上蒸发,有的则被链接到更正后的报道,让人难以觉察。更有甚者,则直接明示自己的报道来源于哪家媒体,试图转嫁祸水,逃避责任。凡此种种,说明不少媒体仍然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反而想方设法予以掩盖。
发表于2008-01-02
3.娱乐假新闻比往年有所收敛 


在历年的假新闻评选中,娱乐新闻可谓是重灾区。与往年泛滥成灾相比,今年娱乐假新闻有所收敛。特别是《武术巨星洪金宝去世》的假新闻,当时许多娱记都曾收到消息,而中招者仅《现代快报》一家。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少娱记还设法求证,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揭穿了这则假新闻。就这一点而言,我们为娱记们的觉悟和进步感到欣慰。不过,娱乐圈的虚假报道仍不鲜见,在绝对量上还是不在少数,对此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在本刊即将付印之际,看到一则报道称,韩国的通讯社韩联社驳斥《新快报》造谣说韩国为汉字申遗。这家通讯社报道说,此前,中国媒体曾误传无从查明身份的一位韩国学者主张“汉字发源于韩半岛”,并且毫无根据地说韩国试图独占汉字。这种闹剧一般的煽风点火,影响到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由于时间仓促,我们难以在短期内核查这则报道的真伪,但未免担忧,一旦虚假新闻“涉外”引起了国际纷争,后果将不堪设想! 


看来,只有不仅当假新闻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而且为制止假新闻建章立制、有法可依时,减少乃至杜绝假新闻才指日可待
发表于2008-01-02
【刊播媒体】中新网 


【发表时间】2007年4月16日 


【作者】邓悦 刘小青 


【“新闻”】今天发生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特大枪击案凶嫌身份初步认定:该行凶男子是一名持学生签证来美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现年24岁。但警方称他不是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学生。消息源《芝加哥太阳报》透露,他于去年8月7日乘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航班飞机从上海出发,在加州旧金山登陆美国,持学生签证入境。

【真相】北京时间4月17日晚9时40分左右,美国CNN直播了案情新闻发布会,在会上,警方宣布,经过有关部门的细致调查,凶手的身份水落石出———23岁的韩国学生赵承辉,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 


【点评】对于这则有损国人形象并令国人义愤填膺的假新闻,网民“子美老人”当天晚上便在西祠胡同上发帖,指出中新网发布的关于“枪击事件的凶手是24岁中国人”的新闻有几点不足:“第一,稿子不是自己的采访,通篇翻译,却署名中新网记者;第二,信源没有仔细核实,并且也没有说明信源出处;第三,翻译有误。 鉴于这些,我对中新网的稿子不敢苟同。作为一个国家级通讯社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实在让人难以原谅。”此言极是。 


值得一提的是,《芝加哥太阳时报》是家美国地方小报。事后查明,“枪手是中国留学生”报道的始作俑者,正是该报的专栏女作家迈克尔·斯尼德(Michael Sneed),尽管随后该网站就删除了这篇报道,但《中国青年报》记者还是辗转得到了原文,比较准确的译文是:“2007年4月16日,太阳时报专栏记者迈克尔·斯尼德得知警方正在调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杀害32人的凶手是否是去年持学生签证来到美国的中国公民,消息来源称,这个25岁被调查的男性乘坐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飞机于去年8月7日拿着从上海签发的签证到达美国旧金山。调查者并没有把他归为任何的恐怖组织。”即使在这篇报道中,也没有明确说行凶者就是中国留学生,不知中新网的“初步认定”从何而来? 


据说,在这次美国校园枪杀案的报道中,中新网的报道不仅速度快而且数量多,让其他媒体大叹弗如。这里,特选摘一条BBC的新闻规范以为共勉:“正确比速度更重要。”来源:新闻记者
发表于2008-01-02
【刊播媒体】《廉政瞭望》杂志 


【发表时间】2007年4月 


【作者】王发坤 


【“新闻”】在郑州市政局和旅游局交汇路口,有一家“李记烧烤店”生意特别火爆。人们经常看到:一位肩搭毛巾的主烤倌熟练地翻动着肉串,他就是这家烧烤店的老板。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个烧烤匠竟然曾经是河南省新郑市的副市长!李兆才出生于河南省新郑市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毕业考上了河南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两年后就被破格评定为副教授。 2000年李兆才挂职锻炼,来到了家乡新郑市担任副市长,后因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刑满释放后,他拜师学艺,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风味羊肉烧烤匠。
【真相】4月28日,新郑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就《河南新郑市原副市长李兆才出狱后卖烧烤》一文郑重声明:“最近,一些网站在未经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对四川《廉政瞭望》杂志刊登的关于《河南新郑市原副市长李兆才出狱后卖烧烤》一文进行了转载,对此,新郑市郑重声明:1.《河南新郑市原副市长李兆才出狱后卖烧烤》一文纯属作者王发坤杜撰,没有事实依据;2.新郑市根本没有李兆才担任副市长一事;3.请相关网站删除相关内容;4.四川《廉政瞭望》杂志社以及王发坤本人刊登道歉声明,新郑市将保留采取法律诉讼的权利。 


【点评】其实,《廉政瞭望》杂志很冤啊,他们并非始作俑者,早在2005年,《打工》、《现代女报》就已刊发过此文,只是当时影响不大。据《廉政瞭望》杂志处理这篇文章的编辑孟盛所言:“因为我们比较信任这些知名报刊,所以当作者主动给我们供稿的时候,只是简单向作者核实了一些东西,没有进一步调查。”对给新郑市造成的影响和对读者造成的误导,孟盛表示了歉意。而作者王发坤的解释更荒唐:“现在社会上挂职副教授当副市长的事不是常有嘛,出狱后重新做人的事也是常有的嘛,这些都是有现实基础,况且我杜撰的目的本来就是感化人的灵魂。”王某承认根本没有李兆才这个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有的转载都源自《廉政瞭望》杂志,恶劣影响也由此产生,因此,尽管这则虚假报道的“首发权”属于《打工》等媒体,但我们还是将板子打在《廉政瞭望》杂志身上,谁让你造成的影响大呢?何况把两年前的“冷饭”、“馊饭”端出来“回锅热炒”,也真是咄咄怪事。这也是本刊这些年来认定造假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则:既拍苍蝇更打老虎。来源:新闻记者
发表于2008-01-02
【刊播媒体】《安徽日报》 


【发表时间】2007年5月25日 


【作者】何锐 吴春九 


【“新闻”】该报在头版刊发新闻图片,图片说明为:“近日,武警安徽省总队官兵在紫蓬山水库劈波斩浪,苦练船艇操作技能。随着梅雨季节临近,抗洪形势严峻。该总队未雨绸缪,积极做好抗洪防汛各项准备工作,围绕冲锋舟和橡皮艇的组装与操作、水上编队、水上过障、水上救援等内容展开集训,提高官兵水上抢险、营救能力。图为船艇编队纵向队形训练。” 

【真相】仔细观察该图,就可以发现图片上方第三、第四艘船以及激起的水波丝毫不差。很明显,这是采用复制、粘贴方法,移花接木合成的照片。 


【点评】哲学家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是,人却可能淹死在同一口井中。此话怎讲?在2006年十大假新闻评选中,《今日早报》因刊发经过电脑后期制作、将影像复制组合而成的新闻照片《大雨袭杭百舸归》而入围,这也是假新闻图片首次进入年度十大假新闻之列。本以为前车之辙后车之鉴,谁曾料想又有人舍身造假,而且造假手法如出一辙。或许造假者不服,不就是为了增强画面效果而复制了一艘船嘛,何至于成为假照片?但是请看: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人民图片网、中国新闻图片网、五洲传播图片库及东方IC图片中心联合发出《五大图片网站抵制虚假图片联合公告》,其中明确规定:“不允许摄影师对拍摄的原始数码图像文件的数据做任何修改。决不允许在照片上随意增加影像或删除局部影像,甚至改变画面内容(剪裁画面中无关分部分除外)。”(详见《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9月5日)这,也是国际新闻摄影界公认的职业道德规范。 


不知明年是否还会有人淹死在这口井中? 来源:新闻记者
发表于2008-01-02
【刊播媒体】《杂文月刊》 


【发表时间】2007年6月 


【作者】张鸣跃 


【“新闻”】2000年,我写过一个兵妈妈乔文娟的故事……在(1998年)抗洪中,她用为女儿借来的上大学的2000元学费给一线子弟兵买了雨衣。时过6年,再回洛阳,兵妈妈的名字竟如雷贯耳……她认了176个兵儿子,她救助了700多个灾民和患病战士……我去了她家……屋里比6年前更寒酸,简陋得连一般家庭都不如。她不在,她那退休又打工的丈夫张建民在用煤球炉做饭……50多岁的老人,在兵妈妈背后苦苦撑着这个穷家的老人,他的脸上褶皱纵横,他的两手肿大皴裂,他憨憨地笑着……老人把一个上了锁的大木箱打开给我看,里面是全国各地的火车票汽车票、汇往全国各地及几十个部队的汇款单、爱心捐款的证书。老人告诉我,这些凭据的总数是43.8656万元。也就是说,月收入从未上过千元的一对夫妻,25年献爱心40多万元。我真的感动了…… 

【真相】这篇被职业写手肆意拔高而写就的《一次感动》,经《杂文月刊》刊发、《读者》转载,使得“新时期爱国拥军模范”乔文娟及其家人陷入重重误解之中。事实是: 


———1998年,乔文娟听说前方抗洪的“铁军”战士吃不上饭、喝不到水,于是匿名将2000元钱送到防汛指挥部以助其救急。这2000元钱确实是她为女儿上大学准备的,但不是借来的,而是女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的。 


———她是救助过一些困难群众和患病战士,但救助人数没有多到“700多个”,也从没救助过“灾民”。 


———她家住的是原单位河柴集团1996年盖的家属楼;当年入住时,在亲友的资助下,她家里几乎换了全套的新家具。 


———她爱人张建民今年55岁,身体健康,是河柴集团的一名中层干部,根本没有“退休又打工”,也不是“脸上褶皱纵横,两手肿大皴裂”的样子。 


———所谓“月收入从未上过千元的一对夫妻,25年献爱心40多万元”,完全是无稽之谈!她和爱人都是工薪阶层,就算平时不吃不喝,也难攒下40多万元积蓄去做好事呀! 


《洛阳晚报》8月15日刊登《虚假报道困扰“兵妈妈”》一文,对此事进行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8月25日,《杂文月刊》有关负责人专程赶到洛阳,就该杂志刊登失实文章一事登门向乔文娟致歉。转载该文的《读者》杂志也发表更正并道歉。8月17日,当事人张鸣跃在网上回应网友的质疑和指责时承认,《一次感动》的初稿“开始不是投给《杂文月刊》的”,此前“接连投给三家(刊物),人家都说不用”,原因是“感人的分量及细节不足”。其间,“每当一家(刊物)说不行,我就改一点,先后改了4次,最终,稿子被《杂文月刊》留用了”。“事后,我和乔文娟通过几次话,才觉得文中有几处拔高描写确实对她有负面影响……这件事我确实有错。” 


【点评】评选假新闻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有块心病,就是没能抓到一条“正面报道”的假新闻,这也常为业内人士所诟病。其实我们深知,在正面报道、先进典型报道中,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任意拔高、随意放大、刻意求全的问题。作为被拔高放大者,出于种种考虑,未必肯吐露实情;而作为媒体,民不举官不究,也就蒙混过去了。这次《一次感动》自投罗网,填补了“正面报道假新闻”之空白。 


平心而论,职业写手张鸣跃造假固然可恶,但是一些编辑追求高、大、全的报道模式恐怕更是问题的关键:说真话不感动,讲假话却感动得忘乎所以;说老实话的文章不用,讲了假话却抢着发表。正是这种病态畸形的新闻观,唆使众多新闻造假者投其所好,更为假新闻传播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