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废品店淘到古代司仪攻略

发表于2013-02-26

如今朋友结婚,大伙都会包上红包。说是红包,其实就是直接在宴会厅门口交钞票。

但在古代,人们得用一张红纸,写上“燕尔之敬”或“添箱之敬”,然后放在礼物箱子里,请人送到友人家中。

不仅结婚如此,搬家有“轮奂之敬”,父子分家有“调鼎之敬”,连出殡归来都有“回龙之敬”。这些繁文缛节,虽然复杂,却文雅“小资”,一般人可是应付不来,于是就有专门教写贺帖和请柬的“先生”。这大概就算“司仪”的雏形了。

长乐人阿骨手里,就有这么一本《古代司仪攻略》,书是用蝇头小楷抄写的,有“皇清某年”的字样。书中记载了婚丧嫁娶,甚至还有请和尚道士念经的请柬格式,有两百多种。

管你哥哥的女儿的老公的爸爸叫什么?要当“司仪”,就得有门“手艺”,比如婚礼上带着新人,向七大姑八大姨道谢,这个时候怎么称呼可是大有学问了。福州传统的“喜娘”干的就是这个活。这本“攻略”更牛,它用的是书面语的称呼。

比如,你给你哥哥的女儿的老公的爸爸写请柬,该怎么称呼?生活里大家就喊个“亲家”好了,但书面语就不能这么说了,要称对方“尊姻翁”。自称更“文雅”了,叫“姻眷侍教生”。意思就是说,我是来向你请教的。

初看“攻略”时,阿骨还闹了个笑话。“攻略”第一页,是开学邀请社会各界观礼的请柬,抬头就是“圣诞”。“我还纳闷呢?清代那会儿,怎么就过起外国节了?”后来阿骨才想明白,“圣诞”说的是“圣人诞辰”,也就是纪念孔子的意思了。盖栋房子,请吃七次饭

古人盖房子,是件大事。

在“攻略”里也找到“证据”:当时人盖栋房子,居然请吃七次饭。

先是“起厝”,也就是现在说的“奠基”。接下来“立门槛”,福州民居第一进是个天井或院子,“门槛”弄好了,家里也就有了把门的。接着“立扇”常州物资回收,就是把主卧室和东西厢房隔断的木板或者砖墙,房子雏形就出来了。然后“上梁”,最后“报竣”(报告竣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小猪原创 本文出自 常州物资回收:http://www.czslwzhs.com
    上一页|1|
    /1页